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固体锂电池
Kitajski znanstveniki so razvili novo generacijo trdnih litijevih baterij, ki omogočajo doseg nad 1.000 km. S tremi inovacijami so odpravili ključne tehnične ovire, kar odpira pot električnim vozilom brez omejitev dosega.
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彻底改变电动汽车的出行方式。这项新技术使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即可行驶1000多公里,超过了汽油车的典型续航里程(600至800公里)。
迄今为止,主要的障碍是固体电解质与柔软的锂金属电极之间的结合力较差。硫化物电解质像陶瓷一样易碎,而电极像粘土一样柔软,导致接触不均匀,性能不佳。
如今,三项关键创新解决了这一难题:碘离子作为“自修复胶”,填充了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缝隙;聚合物骨架使电池具有柔韧性,可承受超过20,000次弯曲,同时容量提高86%。此外,氟化聚醚可形成保护层,确保电池在120°C下安全运行,并抵抗机械损伤。
这项突破有望实现无需充电即可在巴黎和米兰之间或洛杉矶和旧金山之间行驶。这些电池可能意味着“续航里程恐惧”的终结,以及电动汽车新时代的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