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领域的量子突破
科学家在光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利用量子材料,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太赫兹(THz)波段(包括偶数频率)的高次谐波产生(HHG)。此前,由于大多数材料的对称性,这是不可能的。
高次谐波产生(HHG)技术可以将光转换为更高频率的光,从而使我们能够探测到原本无法触及的电磁波谱部分。石墨烯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候选材料,但由于其完美的对称性,它只能产生奇次谐波。
这项发表在《光:科学与应用》杂志上的研究中,由米里亚姆·塞雷娜·维蒂耶洛教授领导的团队使用了拓扑绝缘体(TI),这种材料表面导电,内部绝缘。由于强烈的自旋轨道耦合和时间反演对称性,它们具有独特的量子特性。
研究人员利用分裂环谐振器(SRR)纳米结构,并将其与薄的Bi₂Se₃层和(InₓBi₁₋ₓ)₂Se₃异质结构相结合。他们使用2.5 W的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了光放大,并在6.4 THz(偶数)和9.7 THz(奇数)处观察到了高次谐波产生(HHG)。
研究结果证实了理论预测,并推动了紧凑型太赫兹光源、传感器和超快光电子器件的研发。这一进展展现了量子材料在未来技术领域的巨大潜力,其中通信、医学成像以及量子计算尤为突出。


























